06月29, 2022

普通语言学 - 附 · 音位学原理

音位的定义


音位是听觉印象和发音动作的总和。

发音器官及其功用


用A表示鼻腔,B表示口腔,C表示喉头,包括两片声带中间的声门$\varepsilon$。

在口腔里,主要的是嘴唇$\alpha$和a,舌头$\beta$-$\gamma$($\beta$表示舌尖,$\gamma$表示其余部分),上齿d,上腭,其中包括有骨的、不能活动的前一部分f-h,和柔软的、可以活动的后一部分或软腭i,最后是小舌$\delta$。

希腊字母表示发音时主动的器官;拉丁字母表示被动的部分。

声门

由两块平行的肌肉或声带构成。

在正常的发音中,声门仅有两种情况:

  • 声门张开得宽,空气自由通过,声带不振动;
  • 声门张开得窄,空气通过使声带振动发出浊音。

鼻腔

是一个完全不能活动的器官。

小舌$\delta$举起可以阻止空气从里面通过。

口腔

喉头和鼻腔的功能只有一种,而口腔的功能却是多种多样的。

口腔兼有发音器和共鸣器的功能。

发音行为的分类

在发音中能起作用的因素是呼气、口部发音、喉头振动和鼻腔共鸣。

其中有两个因素是恒常的、必要的、充分的:

  • (a) 呼气,
  • (b) 口部发音。

而其他两个却是可以缺少的或附在前两个上面的:

  • (c) 喉头振动,
  • (d) 鼻腔共鸣。

并且以上a, c, d是单一的,而b却可以有无限的变异。

发音行为之所以有区别只在于后三个因素,因此每个音位必须确定:什么是它的口部发音,它有嗓音(~~~)还是没有嗓音([]),它有鼻腔共鸣(·····)还是没有鼻腔共鸣([])。 可按这三个因素划分出发音行为的四个主要种类:

a 呼气 呼气 呼气 呼气
b 口部发音 口部发音 口部发音 口部发音
c [] ~~~ [] ~~~
d [] [] ····· ·····

第Ⅰ栏表示清音,第Ⅱ栏表示浊音,第Ⅲ栏表示鼻化清音,第Ⅳ栏表示鼻化浊音。

但还有一项是不知道的,即口部发音的性质。

按照口部发音对语音进行分类

从完全闭合到最大限度的张开把语音分为七类,分别用0,1,2,3,4,5,6等数字来表示。只在每一类的内部才按照发音部位把音位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。

A. 开度0:塞音

按照发音部位,可把塞音分成三个主要类型:

  • 唇音(p,b,m)
  • 齿音(t,d,n)
  • 喉音(k,g,$\dot{n}$)

第一类是用双唇发音的;第二类发音时舌尖紧贴上腭的前部;第三类舌背和上腭的后部接触。

唇音 齿音 喉音
p b (m) t d (n) k g (·n)
唇音 齿音 喉音

太麻烦了,不写了

B. 开度1:摩擦音或气息音

  • 唇齿音
  • 齿音
  • 腭音
  • 喉音

C. 开度2:鼻音

D. 开度3:流音

  • 边音
  • 颤音

E. 开度4:i,u,ü

F. 开度5:e,o,ö

G. 开度6:a

内破和外破

当发出appa这个音组的时候,会感到这两个p之间有一种差别,其中一个与闭合相当,另一个与张开相当。把闭合叫做内破,张开叫做外破。

由一个内破过渡到外破就可以得到一种标志着音节分界的特殊效果。

参考资料


  • Ferdinand de Saussure《普通语言学教程》

本文链接:http://blog.zireaels.com/post/linguistics-appendix.html

-- EOF --

Comments